来篇网

100个海鲜名字大全

海鲜是指那些生活在海洋里的动物,例如:海虾、海蟹等。

在中国古代,人们就知道了海虾,不过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普遍。

到了明清时期的时候,人们对海虾才开始了解。

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关于海洋捕捞的记录。

我们先来看看:

在唐代以前中国一直都是以农业为主。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开始了海上捕捞。

随着海洋捕捞技术的提高以及国际间贸易往来,海上水产资源也得到了大量开发利用,成为重要经济鱼类、水产品。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唐朝关于海鲜的记录:

1.唐代,对海产品的重视程度远胜于其他朝代。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卖鱼》一诗中写道:

卖鱼东塘里,来去鲁江边。

下有青铜镜,照人如画图。

上无片瓦遮阴,但见长江浪如山。

想得玉堂深处醉,应须万里夕阳船。

宋代诗人苏轼也曾写过一首《卖鱼》诗:

不吃鳜鱼鲜似水,岂知鱼味抵如山。

2.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商业发展的高峰时期,海产资源也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利用。

唐代以长安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扩展。

公元710年,朝廷在西安附近海域(即今陕西咸阳市附近海域)设置了东都洛阳。

公元822年,朝廷下令在东南沿海地区(福建、广东、广西)设立“东都”、“西都”两个港口。

公元824年,诏令在广州设置南海都水监和东、西二海将军,主管南海、东海的海产。

公元891年(唐天宝年间)诏令在福建地区设“两广”为两广节度使所辖六道,其中一道管辖南海、东海海域海产。

当时海上主要捕捞对象为对虾和石首鱼(即河豚)。

3.据记载,唐代沿海渔民已有“刺身刀”和“刺鱼叉”,其中“刺鱼叉”是当时的捕鱼工具之一,也称“刺(叉)”、“刀(叉)”、“鱼(叉)”。

唐代诗人李绅的《渔歌子》中有“青鱼吹浪去,白虾戏沙深”之句,写的就是青鱼。

《唐书·食货志》中也说:“鲜者,海物之美者。”

据记载:宋代已有海捕工具了。

明、清两代,随着海洋渔业的发展和中外贸易的日益密切,海捕工具和捕捞方法也日益增多。

据记载:明末海捕工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刀鱼”和“钓虾鱼”(即用刀或钓竿等将鱼钓起);一种是“枪刀(或网枪)”(即把网钩在鱼体上,再把鱼竿插入网中来钓鱼。)

清嘉庆年间《广东通志》记载的:“打虾笼,用竹笼,内装米炒香熟细面,作虾之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