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篇网

交通出行方式

交通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人们在出行过程中出行方式的选择,对于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代城市交通系统可分为以汽车为代表的第一代交通系统和以自行车、步行为代表的第二代交通系统。

第一代交通系统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交通,以汽车为主导;第二代运输方式包括轨道出行、公共交通等;第三代运输方式包括飞机、火车、轮渡等。

第一代与第二代共同构成了我们目前所说的城市基础设施,它直接影响到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和经济发展模式。

那么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对城市交通系统所产生影响,再来分析一下我国目前城市交通网中三种主要方式:地铁、公交以及自行车这三种主要方式对城市居民生活所产生哪些影响。

1、中国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1]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从16.9%提高到59.7%,增长了35.4个百分点。

[2]而这一阶段我国的城市人口也发生了较大变化,1979年我国人均 GDP仅为623美元,2013年已经达到17344美元;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0年的1236元提高到2012年的40735元(图3)。

[5]同时,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中用于交通类支出占比在1978~2011年间不断提高(图4)。

[6]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效率的提升,私家车保有量和交通出行总量也随之增长。

[7]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私家车保有量从1978年的166万辆增加到2013年末达到5200万辆,增长率为146%;城市交通出行总量则从1978年的5.4亿人次增加到2014年底312亿人次(图5)。

[8]201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371万辆(含进口100万辆),是1978年汽车保有量348万辆的8.85倍(图6)。

[9]此外,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对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也有着较大影响。

2、城市汽车数量激增

在中国,小汽车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汽车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

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

从2004年开始,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开始了迅猛增长:2004年全年新车销量为297.5万辆,比上年增长19.8%,而2005年全年销售新车321.9万辆,比上年增加21.3%,汽车销售首次突破300万辆大关。

2007年上半年全国新车销量达到284.6万辆,在此之后继续呈稳步上升趋势。

[5][7]随着汽车数量的激增,城市道路严重拥堵状况日趋严重:城市道路面积增加约16%~20%(即道路面积比上年增加了15%);平均车速下降了6%,城市交通堵塞程度加剧。

由于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与汽车消费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逐渐减弱等因素使中国城市汽车拥有量超过了汽车本身所能承载得了限度;加之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在购车上都有较大的资金支持;这就促使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出现爆炸式增长。

3、自行车的兴起

自行车是以两轮或三轮车辆作为交通工具的一种出行方式,因其在人们生活中普遍使用,已成为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

自行车是当今世界最流行、成本最低、方便快捷、绿色环保、低碳的新兴交通工具。

以其灵活机动的特点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行车以其较低的行驶费用,可以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据统计,如果将每天上班上学和下班所需时间计算在内,一辆普通自行车大约可以为1小时内行程节省5公里以上,从而节省了大量宝贵的公共交通时间,并降低了汽车使用成本。

自行车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最廉价和安全方便的交通方式,已成为各国人民日常出行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