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篇网

如何做好实验室安全管理5点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和设施设备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不仅关系到人身及财产的绝对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声誉和质量。实验室安全工作必须建立在以预防为主、加强教育、提高认识、落实责任为原则的方针上,必须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使其真正认识到实验室事故对社会和自身所造成的危害,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从而自觉地做到按章操作,正确使用防护设施等一系列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其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减少事故和职业危害。

笔者认为实验室安全管理要做到:一是要有明确的安全职责(责任);二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四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标准规范;五是加大检查力度。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确保实验室安全操作。

1.明确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

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及其职责;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及实验室员工的职责;各级负责人的职责;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要追究其责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第六条规定:“在实验室能力验证或评审工作中,各级机构应建立并实施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防范和化解风险,并通过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决策程序、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来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第六条同时也要求:“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自我认证工作或其他相关活动时,各级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可能导致职业危害的风险,确保从业人员安全健康。”

对于有可能引发职业危害或导致职业危害后果存在的潜在问题,必须在实验室人员培训、实施检测活动前采取必要措施予以预防。

为了强化实验室安全责任意识,保证各项规定要求有效执行,要加强宣传教育,明确各级领导、部门负责人、员工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职责;要明确各级人员和相关部门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具体任务;要强化各级单位主体责任意识,加强风险辨识与评估及应对措施研究与制定工作。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对实验室管理工作作出详细规定的文件。这些规定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是实验室管理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同时也是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因此,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各项规章制度应该做到责任明确、内容具体、程序清楚,对出现事故的部门或个人进行追究和处理要有章可循。

3.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教育效果

实验室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对员工的培训应以“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种能力”(业务技能、专业技术能力、实验技能)为重点。首先要从安全教育入手,要做到安全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必须做到常抓不懈。其次,要加大对实验室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加强培训工作,增强各部门人员对相关安全知识的了解、认识和掌握程度。最后要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实验室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和考试。通过严格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开展,使每位员工了解自身岗位所需掌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熟悉与本岗位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增强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职业素质,提高了实验室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4.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实验室安全有序运行。

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前提条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一些新技术、新仪器不断出现并得到应用,实验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发展,一些新的实验原理、操作规程可能会给实验人员带来很大麻烦,如果不及时纠正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因此加强对实验室设施、设备以及仪器仪表的定期检查,对其在性能、安全可靠性、使用状况以及日常维护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对可能存在火灾隐患、设备故障等情况进行认真排查,并做好记录存档。

在对仪器设备和环境卫生进行定期检查时,要对使用的仪器设备和环境卫生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以及实验室内有无安全隐患等情况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报告领导或有关部门。